fbpx
Stay connected
Pastor How (Tan Seow How)   pastorhow instagram
Pastor Lia (Cecilia Chan)   pastorlia instagram
Heart of God Church (Singapore)   pastorlia instagram
Stay connected
Pastor How (Tan Seow How)
pastorhow instagram
Pastor Lia (Cecilia Chan)
pastorlia instagram
Heart of God Church (Singapore)
hogc instagram

English |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spañol | Deutsch

重新發佈

我對成功神學的回應:知足、簡樸與慷慨


最近讀到這樣一段話:
“教會一開始在耶路撒冷是一場運動。
在希臘,它變成哲學;在羅馬變成機構;在歐洲變成文化;它到美國之後,變成了一門生意……高利潤的生意。但耶穌回來要看到的是運動。”

不幸的是,這種不合聖經真理的成功神學,不僅在美國境內發生,它已儼然成為全球現象,從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國家都有。(譯註:成功神學英文直譯為富足神學Prosperity Theology。)

我寫這篇短文的初衷,不是要跟人辯論成功神學。我知道兩方都各有支持和反對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聖經經文。

以個人來說,我必較想專注在信息背後的企圖和講員背後的動機。對我來說很簡單:這篇道是以基督為中心、他人為中心或自我為中心?
因此,若成功神學是關乎慷慨、慈惠、善行、博愛,那我當然會毫不避諱地教導。若是關乎以奉獻來建造教會、宣教和建立上帝的國度,我當然會理直氣壯地傳講。
然而,若成功神學是藉著虛假承諾,或挑起空洞希望來操縱別人並養肥自己荷包,那就是異端了。
若成功神學把上帝貶低為瓶中精靈,把祂降格成為天上的招財貓,那它就真是褻瀆神;我奉耶穌的名全然拒絕它。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我對成功神學的回應》,其強調是“我的回應”。因此,這是我個人的堅信與啟示,並未要讓它變成人人都當遵守的標竿,或強迫每個人都信奉的標準。當然,也不可以此來論斷任何人。

一、我對成功神學的回應是知足

提摩太前書 6:6-8

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7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
8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保羅說:“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4:11)。換句話說,知足是學來的。
這不是與生俱來的。
要得到更多、賺取更多、想要更多,這條路走下去永無終止。
“當我擁有夠多之後我就會快樂了。” 這就像狗追自己的尾巴跑一樣。

要學會知足是靠減少而不是靠增加。換句話說,我們會知足不是因為增加了更多“東西”,而是因為減少慾望。要衡量真正的財富,是看那些金錢買不到的、死亡奪不去的東西。

但這裡要提醒大家:不要把知足和志得意滿給弄混了。
知足出於簡單樸實。
志得意滿出於自滿懈怠。

我們應當知足惜福但不可以志得意滿,一旦志得意滿,我們就再也無法進步突破了。因此,對於生命和生活我很知足,但對於上帝的事工和服事,我永遠不會志得意滿。

二、我對成功神學的回應是簡樸

使徒行傳 2:44-47

44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
45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47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我年輕剛創辦神之心教會的時候讀到這處經文,最讓我興奮的是47節的後半段,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哪。但服事了將近二十年之後,我發現46節後半變得更吸引我,因為那些門徒都存著誠實的心(英譯:單純的心 simplicity of heart)用飯。

在我個人服事裡,發現比起保持單純簡樸的心,增長教會反而比較容易。
在新加坡這個地方,我們知道所有東西的價錢卻不知道他們多珍貴。
我們知道房子的價錢,卻不知道家的珍貴。
我們知道晚餐的價錢,卻不知道團契的珍貴。

我們的孩子知道iPhone的價錢,卻不知道溝通的珍貴。
但那時候,那些“初代”門徒存著單純的心吃飯;他們懂得一些東西是我們不了解的。

我相信,富有不在乎你有的有多豐富,而在乎你需要的有多簡單。
我員工常抱怨要幫我買生日禮物有多難;不是因為我很難取悅,乃是因為我過得很簡樸,什麼都不需要。我之所以什麼都不需要,不是因為我什麼都有了,而是因為我沒什麼慾望。我們中間有個用不膩的笑話,每次他們問我想要什麼禮物的時候,我就回答:“好啊,幫我從eBay上買五十多個好領袖回來。”

我跟我妻子曾秀萍牧師選擇過簡樸的生活。小時候,我是在第十區大房子裡長大的孩子(所有非新加坡本地的讀者,第十區是昂貴地段的豪華社區)。我們結婚之後,在兀蘭地區(大概是全新加坡價位最低的地區)的組屋裡住了快二十年。
早期,那裡是我們唯一負擔的起的地方;但現在我們可以輕輕鬆鬆就搬進更好社區的大房子。我們選擇過簡樸生活的第一個理由,是我們個人跟上帝之間的盟約。受到哈該書1:4的激勵,我們承諾要先建造神的家,才建造我們自己的家。可能等到神之心教會搬進新家之後,我們會搬去離教會近一點的地方。

選擇簡樸生活的第二個理由,是幾年前我們決定要奉獻一百萬給教會的建堂基金。曾牧師因為罹癌,領到一大筆保險金;我用生意上所賺得的利潤,加上所有的保險金,就憑著信心跨躍出去。

這就來到最後……

三、我對成功神學的回應是慷慨

當上帝在財務上賜福你,不僅要提升你生活的標準,更要提升你奉獻的標準。
如果你對生活及生命知足,那多出來的收入就會成為你的奉獻。
然而,若我們永不知足,我們的慾望和花費就會隨著收入增加。最後,我們永遠都不可能付出更多。

當我接手管理父親的生意時,主藉著這節經文對我說話:

使徒行傳 20:33-35

33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
34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
35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保羅是帶職服事的帳篷製造商。我受他啟發,也想跟他一樣帶職服事。
我希望跟保羅一樣能說:“我未曾貪圖任何一個人的金銀。”
我希望跟保羅一樣,用自己雙手供給我和同仁(我團隊)的需用。
現在,是我公司支付我到各地宣教、講道的費用。
公司供給我的團隊。
公司付錢提供我個人辦公室跟教會貴賓室所有的裝潢和傢俱費用。
我希望跟保羅一樣,做個施與比領受更多的人。

為保持平衡的立場,我需要附加說明:作基督徒不是自願從此過著家徒四壁、窮困悲慘的生活。我作牧師的時候,並未許願要清貧樂道。
我相信上帝是美善的神,他要來賜福我們、醫治我們、賜給我們豐盛的生命。擁有美好事物、渡假跟享受生命沒有任何不對。我跟曾牧師也保有一些人家送我們的名牌包跟名牌筆。享用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毫無不妥。
儘管如此,我們也了解上帝關心我們的聖潔更勝於讓我們開心;他在意我們的品格更勝於我們是否安適。

我完全不反對能有合乎真理、以基督為中心、以標竿為導向的富足豐盛。畢竟,我們國民信約的最後結尾就是:“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

《牧師與商人》系列發送至你的郵箱!

3 Comments

  1. Eugene Soo says:

    這篇文章徹底改變了我對財務的思維方式——如何在管理金錢方面置入屬靈的原則。身為一名商人,這是我管理財務的主要引導原則。我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文章。感謝少豪牧師以那麼清晰、有智慧的方式講述這些原則。

  2. Anthony Toh says:

    我的兒子 Winson Toh 從中學二年級開始就是你們教會的一份子。我看見他在與教會一同成長的過程中的種種變化。雖然我不是基督徒,卻很喜愛閱讀這些文章。

    感謝你和你的會友為他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學習關於基督教的一切。

  3. Ming Rong says:

    感謝少豪牧師的分享!我記得你曾告訴我們金錢不會改變我們,但會揭露並放大我們原有的特質。從教會早期開始,你一直都對會友十分慷慨——這是你開始運營生意之前。直至今日,教會增添了那麼多人,你還是一如既往這麼做。這激發了我,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長大後繼續對他人慷慨……這篇文章給予我們那麼多見解,也解答了我的問題!知足、簡樸與慷慨!

Leave a Reply to Ming Rong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